作者:王灿
来源:戏剧之家 2019年15期
【摘 要】本文聚焦《风味人间》这一具体个案,从其传播主体、传播内容、传播渠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,从传播主体探究“传受合一”下的口碑传播及多主体互动、从传播内容探索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及文化内涵、从传播渠道探寻其“先网后台”模式与以往同类纪录片的不同,旨在探究该纪录片快速走红的原因,从而探索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。在宏观叙事方面,《风味人间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,摄制组跨越六大洲二十多个地区,收录了许多国外美食。整部纪录片中国内容占70%,国外内容占到30%,前一秒还在安徽,下一秒就到了西班牙。整片采用碎片似的剪辑方式,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组合和嫁接,讲述同一种食材在天南海北的变化。例如,伊比利亚火腿的成品形态和食用方式都与江浙菜里的“蜜汁火方”相差极大,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,但从制造方式上来看,却是“中西方的不谋而合”。这种立足于全球的宏观叙事,推动了一个内容丰富的饮食文化纪录片的诞生。
在微观视角方面,《风味人间》运用超微观摄影、显微摄影等拍摄方式,将视角缩小到“分子级”,观察食物细微的变化和纹理,于是观众可以看到每一根火腿、每一颗菜梗、每一个蟹黄经由厨师的手打磨后的细微变化。另外,使用大量的镜头来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并通过展示当地人的生活细节,帮助人们了解食物特殊的生产过程及其原因。“捕捉”大量特写镜头,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,比如少年在6、7级的大风浪里,用长镖射旗鱼,屡败屡战终于成功;比如谈到蟹,会拍摄中国与荷兰渔民的捕捞日常,以及他们对于这种生活的思考与看法。
深挖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,探寻食物与人、与文化的关系;采用立足全球的视野,宏观发掘中西方饮食的异同;利用微观的视角,细细描绘食物一点一滴的变化,记录普通人的具体生活。这三者相互交融,结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部内容丰富、底蕴浓厚的《风味人间》。
四、立体交互的传播渠道
以往纪录片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电视进行,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,各类视频网站、影视论坛和社交平台使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。如今,许多观众观看纪实节目的首选就是互联网。《上新了·故宫》《人生一串》《寻味顺德》等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文化纪录片蕴含“快节奏、高密度”的内容,并吸引了大量粉丝。
《风味人间》由腾讯视频出品,同时在浙江卫视播出,一开播便引起了微博及豆瓣的热议,第一集播出即成为突破2亿播放量的爆款。腾讯作为一个十分受欢迎的视频平台,本身就有强大的用户基础,网络视频平台观看也是更受年轻观众欢迎的方式。浙江卫视以综艺出名,电视平台的播出为《风味人间》吸引了更多年龄层的用户。快节奏、高密度和精致的内容呈现,支撑了《风味人间》的高口碑。在第一集中,时长仅50分钟,就有20多种国内和国外美食。高度精致的细节和美食的高密度呈现,使得这件作品能够符合互联网的“碎片化”传播规律。
《风味人间》与其他饮食文化类纪录片在渠道方面的不同在于,它不是依赖网络或电视的单一渠道,不同于只在电视上播出的传统纪录片,也异于应运互联网而生的普通网生纪录片,而是采用“先网后台”的方式,在互联网和电视上都播放,囊括多个年龄段的观众,在传播渠道上实现立体交互。
五、结论与建议
通过以上对《风味人间》这一个案的分析,本文认为该纪录片多元互动的传播主体、精美丰富的传播内容、立体交互的传播渠道或是其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。新媒体拓宽了纪录片的表达思路,但对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并没有改变,好的创意,真实客观的呈现,独到的美学手法,依旧是硬指标。诸如《风味人间》这种关注平凡人生与传统文化、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走红证明了——符合纪录片基本规律的好的内容,并不会被投机内容所驱逐。
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,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实现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效果最大化,本文有以下几点想法。首先,打造优质内容。纪录片的内容是最关键的因素,没有好的内容,再好的题材也是“味同嚼蜡”。近年来,各种娱乐节目的激增导致观众审美疲劳,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希望通过纪录片来增加文化知识和娱乐需求。因此,饮食文化纪录片应以年轻群体为受众,制作高质量的饮食文化纪录片,追求精细制作,并在新媒体时代顺应观众的碎片化观看习惯,创作短小而精致的纪录片。第二,整合传播渠道。在饮食文化纪录片播出渠道中,视频网站已成为其传播的重要渠道,选择合适的网站非常重要;也不能忽视电视平台,仍有大量观众只能通过电视获得信息,电视在纪录片传播上仍有重要意义。第三,鼓励互动沟通。有必要通过互动在观众和纪录片、观众和观众之间建立情感联系;建立口碑传播模式,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进行交互传播。
参考文献:
[1]郑广声.从类型、渠道和受众维度实现纪录片传播效果最大化[J].中国广播电视学刊,2012(09):87-88.
[2]韩亚辉,沈雨菲.试析新闻线索网络化——由“传受分离”向“传受合一”的新模式轉变[J].新闻大学,2014(03):12-17+11.
[3]段永朝.传受合一:媒介融合的思想基石[J].新闻爱好者,2015(07):12-19+1.
[4]杨霓.国内饮食文化类电视纪录片研究[D].黑龙江大学,2016.
[5]尹惠敏.电视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传播效果研究[D].成都理工大学,2016.
[6]刘锦宏,阳杰.新媒体时代文化纪录片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浅析——以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为例[J].中国广播电视学刊,2017(12):94-96.
[7]赵路平,都彦霏,许鑫.基于内容分析的饮食类纪录片传播特征研究[J].中国电视,2017(07):75-79+1.
[8]裴武军.纪录片文化内涵传达与传播效果探析——以系列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为例[J].现代视听,2018(05):10-14.
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控制分析
工程论文 / 2020/9/30
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
土建水利论文 / 2020/9/16
浅析制药设备GMP功能及其应用
生命环境论文 / 2020/9/8
浅谈陈寅恪“文史互证”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
艺术理论论文 / 2019/12/17
珍惜孩子好奇心,培养孩子创造力
数学论文 / 2019/12/6
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发展
数学论文 / 2019/12/6
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企业管理论文 / 2019/10/11
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象征主义表达
影视艺术论文 / 2019/7/1